胡波:别将家长简化成应试教育的帮凶

2012年10月26日04:59  中国青年报

  知名教育专家、武汉市教育局副局田文江表示,当前90%的家长都在无意中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简单叠加,学校教各门功课,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为孩子补习功课。这种教育往往是无效的,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和情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爱心感恩、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常识。(《中国青年报》10月25日)

  关于家庭教育,媒体热炒较多的往往也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甚至成了学校应试教育的帮凶。更有很多专家、相关文章直接表态,认为“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学习”。

  但是,从近期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版的系列讨论“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来看,家长们并不是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都很有教育思想,对教育应该达成的目标都有自己的认知,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冲击更让他们头疼、焦虑,正因为家长和学校教育目标有偏差、不一致,才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因此,“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这种论调显然不能成立。笔者对田文江先生所说的“90%的家长都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简单叠加”有所怀疑。毕竟,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细微因素,都会影响到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

  今年5月,广东省妇联与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共同发布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家长十大困惑的调查结果,其中,广大家长对“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怎样预防孩子染上网瘾”、“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等最为困惑。调查开始后的20天,网民访问页面人数达20多万人次,总投票数25万多,可见,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充分关注。而且,这份调查也显示出三大明显差异。

  首先,城乡差异。农村经济条件差,考上大学往往是孩子改变命运的珍稀机会,家长可能更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城里接受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家长们,可能更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按户籍区分,对于“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的关注,农村家长排位第3,城市家长排位第16;至于“家庭教育到底要教什么”,农村家长排位第2,城市户籍家长排位14。

  其次,性别差异。家庭中,父母双方扮演的角色也不全然相同。一般来讲,父亲对孩子的学业、事业影响较大,而母亲对孩子的生活、婚姻观念等影响较大。对于“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父亲选择排位第10,母亲选择排位16;“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父亲选择排位第5,母亲选择排位14。

  第三,家庭收入的差异。低收入家庭的家长可能对孩子安全问题的意识较弱甚至无暇顾及,发生伤害事故的儿童往往在这类家庭居多。收入较高的家庭在教养方式上比较民主,较注重孩子的自主发展。还有一些收入较高的家庭,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较少关注和陪伴孩子,更容易忽略家庭教育,孩子的学习问题,根本无暇顾及。

  总之,“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问题”之类的论调有太过简单之嫌,它遮蔽了背后的种种复杂性。

(原标题:别将家长简化成应试教育的帮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解放军四总部领导调整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中国好声音出招留刘欢:每天只录8小时
  • 财经星巴克咖啡中国比美国贵10元
  • 科技微软发布Windows 8:升级需248元
  • 博客崔哥:老外含泪诉说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 读书邓小平眼里毛泽东晚年的最大悲剧
  • 教育11岁女孩退学读出大学水平能否复制?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